现在大学生忙、茫、盲,忙碌的忙,茫然的茫,盲目的盲。
每次到考试周,就会有人自嘲:“当代大学生,总是期望着用一周的时间,学完一学期的内容。”
朋友圈里,有人为此戏谑排解:“只要专业选得好,年年期末像高考。”
「适度焦虑」是一件好事,推着人们行动起来。
但是,很多人是陷入了「过度焦虑」之中。
这时,人越学习,越不耐烦,越努力,就越焦虑。
有一类人,更容易越努力越焦虑,那就是——只在乎结果的人
因为他们内心有这样一条不合理信念:
考试结果好不好=自己好不好。
每一场考试,都关系到自我价值的安危。所以,不安时刻存在:
一个备考学生,会不停地担忧:
“万一挂科怎么办?万一补考不过怎么办?万一不能毕业怎么办?”
一个准备答辩的人,会一个劲害怕:
“万一忘词了,万一回答不上老师的提问……我该怎么办?”
明明此时此刻应该专注在备考,可思维却掉入了焦虑,无法自拔。
一边焦虑着结果,另一边又悔恨过去:
早知道之前就多花一点时间学习了!
晃过神来时,一个小时已经过去了……
为了缓释内心的糟糕心绪,有的人可能还会用习惯性的娱乐方式安抚自己。
不如掏出手机看上一集电视剧,放松一下先吧。
结果就是,在图书馆坐到天黑,书没翻上几页,剧倒是追了大半。
一天下来,以为自己应该是一顿操作猛如虎,最后一看重点全没谱。
最后只能是,又陷入了对结果的新一轮焦虑和自我怀疑,往复循环最后把自己搞得心力交瘁。失去信心,产生对自己的否定,认为自己就是做不好,干脆摆烂。
为什么过度焦虑者会将一次结果的失败,等同于自我价值的彻底溃败?
一方面,这与个人的成长环境有关。
许多家长对子女寄予了很高的期望,希望他们能够在学业和未来职业方面取得优秀的表现。
这种期望可能会给大学生带来巨大的压力,特别是当他们的表现没有达到家长期望时,家长更多进行的是责骂和惩罚,并没有对孩子进行鼓励,让孩子从小就会害怕犯错,害怕自己不够优秀。
越努力,越焦虑;越焦虑,越做不好。
另一方面,也有来自同辈的压力。
在激烈的竞争中,我们总是害怕落后与他人。可以做的不是最好的,但是一定要比身边的朋友或者同学要强,这种畸形的攀比心导致大学生再发现身边好友或者同学比他优秀、做的比他好时就会变得特别焦虑。
在过度焦虑的时候,可以用一些简单的方法,释放情绪。
建立良好的时间管理习惯
大学生应该建立良好的时间管理习惯,合理安排学习和生活,避免时间冲突和压力积累。
可以制定一个详细的时间表,包括学习、休息、娱乐和社交活动等,以保持生活的平衡和规律。
同时,他们还可以尝试使用时间管理工具,如日程表、提醒应用程序等,以帮助自己更好地管理时间。
寻求朋友和家人的支持
积极寻求家人、朋友和老师的支持和鼓励,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感受。
与他人交流可以帮助他们缓解内心的压力和焦虑感,获得情感上的支持和鼓励。
此外,他们还可以参加支持小组或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,以获得更多的支持和建议。
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
尝试从积极的角度看待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,关注自己的成长和发展。
寻找生活中的乐趣和意义,培养乐观、积极的生活态度。
此外,还可以通过自我激励和自我肯定来增强自信心和自我价值感。
过度焦虑时,我们的思维时而跑到未来担忧,时而跳回过去自责,却唯独不在当下。
于是,我们一边被假想的可怕后果恐吓,失去对现实与目标的正确评估;一边被严苛的内在父母攻击到墙角,无力而脆弱。
只有回到当下,接纳现实,我们才能重新找回自己的理性与力量。
最后,给自己选择一个合理的目标。
如我们前面聊到的,过度焦虑的核心在于:
我们活在对失败的恐慌中,害怕彻底失去自我价值与他人的喜欢认可。
但就像很多人在成长经历里体会到的,“好”没有一个恒定的标准,它无穷无尽,自己永远也达不到。
这时,最好的方法是停止头脑的想象游戏,将自己的目标变得具体可行。
图片来自于网络*